食品寄到国外食品货运到国外食品快递到国外需要什么手续

品出口货运全流程步骤与解决方案

/img>

一步:市场准入与合规审查

strong>核心难题:各国对进口食品的法规差异大,如成分限制、认证要求不同导致清关延误或退运。

strong>解决方案流程:

目标国法规查询-通过目标国官方机构网站(如美国FDA、欧盟EFSA、日本厚生劳动省)确认食品准入条件,重点关注:

禁止进口的品类(如肉类、乳制品需额外检疫);

强制认证(如欧盟需CE认证、有机食品需EUOrganic认证);

标签要求(语言、成分表、过敏原提示、保质期格式)。

strong>工具:中国海关总署《出口食品境外注册生产企业名单》、WTO《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》(SPS)数据库。

国内出口资质办理-企业需完成:

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含“食品出口”;

食品生产企业需取得《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》;

独特品类(如保健品、有机食品)需额外申请认证(如中国有机产品认证、HACCP认证)。

第三方检测与文件准备-委托海关总署认可的检测机构(如SGS、Intertek)进行成分分析、微生物检测,出具合格报告;

提前办理《出口食品卫生证书》《原产地证书》(FORMA/FORME等,视贸易协定而定)。

strong>第二步:包装与运输方案设计核心难题:食品易腐、易碎,运输经过中可能因包装不当或温度波动导致变质。

strong>解决方案:

包装要求基础包装:使用食品级材质(如PP、PE),避免有毒物质迁移;密封防漏,防止运输中污染。

strong>独特包装:

易碎品(如玻璃瓶装酱料):采用缓冲材料(气泡膜、泡沫箱)+加固外箱;

低温食品(冷冻肉类、冰淇淋):使用EPS保温箱+冰排/干冰,温度需维持在-18℃下面内容(参考ISTA3A运输测试标准);

液体类(如食用油):采用防漏阀门+双层密封,外箱标注“向上”“防漏”标识。

2、运输方式选择 运输方式 适用场景 优势 风险点 解决方案
海运 大宗干货(米面、罐头)、低时效需求 成本低、运量大 周期长(30-45天)、易受潮 集装箱防潮处理(干燥剂+透气膜)、购买海运一切险
空运 高价格/易腐食品(生鲜、巧克力) 时效快(3-7天) 成本高、温控难度大 选择具备冷链能力的航空公司(如国泰航空、汉莎航空),使用主动式温控集装箱
铁路 中欧/中亚线路(如坚果、休闲食品) 稳定性强、性价比高 部分民族铁路冷链设施不足 优先选择“中欧班列”冷链专列,提前确认沿途温控条件

冷链监控方案-安装GPS温控记录仪(如ELPRO、DeltaTrak),实时监控运输途中温度、湿度,数据可追溯;

与承运人签订《温控协议》,明确温度偏差责任划分(如允许±2℃波动,超范围需赔偿)。

strong>第三步:物流执行与清关协作核心难题:多环节衔接不畅(如订舱延迟、清关文件缺失)导致货物滞留。

strong>解决方案:

/img>

选择专业货代-优先筛选有食品运输经验的货代(如中外运、锦程物流网认证企业),要求提供:

过往食品运输案例(含冷链、危险品运输资质);

目的国清关代理合作资源(避免中转港二次清关)。

订舱与装货-提前2-4周订舱(旺季需更早),明确告知承运人食品特性(如是否为冷藏货、是否含液体);

装货前检查集装箱:干货箱需无异味、无破损;冷藏箱需预冷至设定温度(如冷冻货预冷至-20℃)。

清关文件预审出口国文件:商业发票(需注明HS编码,如“2008.9990”代表其他未列明水果制品)、装箱单、出口许可证(如需);

strong>进口国文件:提前向目的国海关提交《进口食品申报单》,欧盟需额外提供《食品安全声明》(SDS);

strong>关键动作:通过“单一窗口”体系预审文件,避免因品名、HS编码错误导致退单。

应急处理-若货物被扣关:立即联系目的国清关代理,补充缺失文件(如检测报告翻译件);

若冷链故障:启动备用温控方案(如紧急转移至保税区冷库),同时向保险公司报案。

strong>第四步:目的地交付与售后核心难题:货物抵达后配送延迟、变质索赔争议。

strong>解决方案:

目的地配送-选择当地具备食品配送资质的物流商(如美国的UPSFoodLogistics、欧洲的DHLSupplyChain);

生鲜食品需“门到门”冷链衔接,避免多次装卸导致温度波动。

风险兜底-购买“出口信用保险+货运险”组合:

货运险覆盖运输途中的货损(如变质、丢失);

信用险覆盖买家拒付、目的国战乱等政治风险(通过中国信保投保)。

二、注意事项

合规优先:避免“灰色清关”,如仿冒认证、隐瞒成分(如肉类产品伪报为“干货”),一旦被查将面临高额罚款(欧盟最高罚没货物价格的10倍)。

标签规范:外文标签需包含:产品名称、配料表(按含量递减排序)、原产国、进口商信息、保质期(需标注“最佳食用期”或“保质期至”)、储存条件(如“2-8℃冷藏”)。

运输时刻控制

常温食品:海运不超过60天,避免长期储存导致氧化变质;

冷链食品:全程运输时刻需在保质期的1/3以内(如保质期180天的冷冻肉,运输时刻不超过60天)。

合作方背调:核查货代、海外代理的资质(如是否有FMC备案、海关AEO认证),避免与无资质企业合作导致货物失控。

.常见食品出口限制案例

strong>欧盟:禁止含反式脂肪酸超过2%的食品;进口茶叶需检测重金属(铅≤0.1mg/kg)和农药残留(如毒死蜱≤0.05mg/kg)。

/img>

strong>美国:宠物食品需通过FDA的“动物食品注册”(AFR),标签需标注“供动物食用”。

strong>中东:进口食品需符合伊斯兰教法(Halal认证),禁止含酒精成分。

.冷链物流关键指标

冷冻食品:全程温度≤-18℃,波动≤±3℃;

冷藏食品:0-4℃(如乳制品)或2-8℃(如疫苗类食品);

湿度控制:干货食品湿度≤65%,避免霉变。

.贸易术语选择建议

strong>FOB(装运港交货):卖方负责国内运输和出口清关,适合有出口经验的企业;

strong>DDP(完税后交货):卖方包办全程(含进口清关、关税),适合买家无进口资质的场景,但需提前核算目的国税费(如欧盟VAT税率15%-27%)。

四、相关问答

Q:个人能否邮寄食品到国外?A:可以,但需遵守个人自用规则(重量≤10kg,价格≤1000元人民币),且禁止邮寄肉类、蛋类等检疫敏感品(可通过EMS官网查询《禁止寄递物品清单》)。

Q:食品出口被退运,怎样处理?A:

若因标签不符:在保税区整改后重新出口;

若因成分超标:销毁(需海关出具《销毁证明》)或退运回国(需缴纳进口关税和增值税)。

Q:怎样降低冷链运输成本?A:

选择海运冷链(成本为空运的1/5);

与同行拼箱(如多家企业共用一个冷藏集装箱);

优化包装(如使用真空包装减少体积,降低运费)。

Q:目的国突发疫情,航班停运怎么办?A:

切换运输方式(如空运改海运+陆运中转);

启用备用港口(如欧洲港口拥堵时,可改走波兰格但斯克港);

依据《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》(CISG)第79条,以“不可抗力”为由申请延期交付。

么样?经过上面的分析步骤和方案,可体系性解决食品出口货运中的合规、物流、风险控制难题,确保货物安全、高效抵达目的地,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具体品类和目的国要求动态调整方案,并优先与专业机构合作以降低风险。
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