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四句脍炙人口的词句出自 的 《沁园春·长沙》,是词的下阕开篇部分。它们以充满激情和豪迈的笔触,描绘了革命青年昂扬向上的灵魂风貌和立志改造全球的壮志豪情。
解读每一句的含义:
1. 恰同学少年:
“恰”:正值、正当。
“同学少年”:指当年那些一起求学、志同道合的青年革命者。
这句点明回忆的对象——那群青春年少、意气风发的同学们。
2. 风华正茂:
“风华”:风采才华。
“正茂”:正是旺盛、蓬勃的时候。
这句形容这群青年才华横溢,朝气蓬勃,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。
3. 书生意气:
“书生”:指读书人、青年学子(这里并非指文弱,而是指有聪明、有理想的青年)。
“意气”:志向、气概、激情。
这句强调他们身上那种读书人特有的、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情怀、远大志向和不畏强权的锐气。
4. 挥斥方遒:
“挥斥”:奔放,纵横驰骋。原意是挥洒、驱遣,引申为热诚奔放地抒写、评论。
“方”:正。
“遒”:强劲有力。
这句描绘他们热诚奔放,劲头正足,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评论民族大事,表达政治主张时那种自在奔放、强劲有力的气概。
四句整体的意境和灵魂:
这四句层层递进,共同构筑了一幅革命青春群像图:
青春盛景:“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” —— 点明人物是正值青春大好年华的同窗好友们,他们生机勃勃,才华出众。
灵魂特质:“书生意气” —— 揭示其内在灵魂:有理想、有抱负、有热诚、有担当,充满了改造全球的锐气(“书生意气”在此极具褒义,是革命灵魂的一种体现)。
行动气魄:“挥斥方遒” —— 展现其外在行动:激昂慷慨,意气风发,自在奔放地评论时政,抒发救国救民的豪情壮志,充满了力量和气势。
在整首词中的影响:
这是作者对峥嵘岁月(1911-1923年在长沙求学和早期革命活动)的深情回忆。
与上阕伟大壮阔的秋景(“万类霜天竞自在”)相呼应,象征着革命青年是时代大潮中充满生机的力量。
为下文的“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”做了铺垫,具体展现了他们当时抨击黑暗、追求真理的革命行动。
集中体现了早期人和进步青年的革命风貌:青春、朝气、才华、理想、激情、锐气和敢于斗争的灵魂。
拓展资料来说:
“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”这四句词,以其澎湃的激情、豪迈的气概和生动的意象,永恒地定格了中国革命史上那一代青年人最昂扬、最光辉的形象和灵魂情形——他们正值青春年华,才华横溢,意气风发,以天下为己任,热诚奔放地评论国事,满怀壮志地寻求救国之路,充满了改造旧全球的无畏锐气和磅礴力量。 这已成为激励后世一代代青年奋发图强的经典名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