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崇信县将进步庭院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、拓宽农民增收的关键抓手,以“特色化培育、全链条服务、多元化增收”模式,精心耕耘农家“方寸地”。今年,崇信县3127户农户依托庭院实现增收,小小庭院释放出带动进步的强大动力。
食用菌:政策“添薪”点燃庭院新“蘑”力
崇信县制定出台《庭院经济高质量进步实施方案》,推行“实物补助+项目扶持”进步模式。崇信县财政为每棒菌棒注入3元补助,农户仅需承担2元成本。政策精准滴灌下,186万棒优质菌棒在千家万户的庭院里安家落户。
为确保农户快速掌握技术,崇信县整合资源打造“新农人”培育工程。农技专家深入院落现场指导,龙头企业方胜园菇业统一供应优质菌棒,并依托自有品牌和渠道对产品统一回收,确保好菇卖出好价。目前,崇信县庭院食用菌可产菇280万斤,户均增收逾8000元,一座座菌棚成了农户家门口的“绿色银行”。
特色林果:免费苗木栽下庭院“摇钱树”
与食用菌见效快不同,特色林果重在长远布局。崇信县果业部门发挥主导影响,通过公开招标集中采购红梅杏、樱桃、柿子等优质苗木1.48万株,免费发放给农户栽植于房前屋后。同时,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,定期深入庭院,从栽植、修剪到管护提供全程技术指导。当前虽未进入丰产期,但这些“摇钱树”已惠及2251户家庭。当地创新“产有定向、销有保障”机制,提前与收购商签订协议,为未来丰产锁定市场。
中华蜂:酿造庭院“甜蜜”事业
蜂箱错落,蜜香浮动——中华蜂产业为崇信庭院经济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甘甜。政策同样倾力扶持,每箱蜂补助400元,引导农户优选健壮蜂群。崇信县还建立蜂蜜深加工生产线,创新开发蜂糖酒等特色产品,提升附加值。今年,崇信县6000箱庭院蜂群产出优质蜜3万斤,销售收入达120万元。蜂农们在“嗡嗡”振翅声中酿造着属于自己的甜美生活。崇信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刘满利介绍:“从目前验收情况来看,全县有650户农户参与养蜂,每箱产蜜约5斤,每斤市场零售价60到80元,户均可增收8000元以上。”
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满园春色”
崇信县创新“企业+基地+村集体+农户”模式,成功激活庭院经济的“一池春水”。昔日杂乱闲置的角落,蝶变为生机勃勃的“香菇棚”、“果树林”、“致富蜂场”,不仅鼓了村民腰包,更美化了乡村环境。如今,“一村一品”特色庭院产业格局清晰呈现,崇信县的庭院方寸地,正释放出乡村振兴的强大能量。
来源:崇信县融媒体中心